集中用餐杜绝一包了之
2025-04-15 10:07:53?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集中用餐杜绝一包了之(锐评) “在食品安全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链条中,各方都切实担负起自身责任,解决谁来负责、负什么责的问题,才能更好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陈广江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要求,对于委托承包经营,用餐单位、承包方都应按照规定承担食品安全责任。坚决治理目前部分单位存在的“一包了之”“只包不管”现象。 食品安全问题向来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这些场所涉及人群广泛且特殊,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影响恶劣。现实中,一些集中用餐单位将食堂运营“一包了之”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风险频出。一方面,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承包方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可能降低食材品质、简化加工流程,甚至忽视卫生标准。近年来,一些学校食堂被曝出过期食材、卫生不达标等问题,追根溯源,多是因为承包方管理不善。另一方面,事故追责困难重重。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涉事方往往互相推诿扯皮,责任难以明晰。这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社会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一包了之”为何屡禁不止?一是责任意识缺位。一些集中用餐单位为降低运营成本、规避管理压力,将食堂外包后便当起“甩手掌柜”,既未严格筛选承包方的资质,也未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食品安全管理沦为形式,让委托承包经营沦为风险滋生的灰色地带。二是有关条款较为笼统,缺乏刚性和可操作性。比如,一些单位仅能做到“签订合同”“检查证件”,对承包方资质审查、日常监督等环节缺乏细化和强制性要求,导致执行流于形式。部分地方监管部门受限于人力物力,难以实现全覆盖巡查。 《规定》直指监管短板,以系统性思维重构责任链条,“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制度刚性”。比如,《规定》强调学校食堂的责任,对单位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供餐单位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的情况作了细分;强调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将风险防控嵌入日常动态管理,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监管力度,更通过细化操作流程,让责任落地有声。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根治“一包了之”需多措并举形成闭环。集中用餐单位须摒弃“外包即免责”的惰性思维,严审承包方资质,在合同中明确安全标准、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依法加强管理。承包方应强化专业能力,通过培训提升食品安全员风险处置水平。监管部门则需以“长牙齿”的执法刚性,对失责单位从严处罚,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形成跨领域治理网络,避免“各扫门前雪”。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确保集中用餐领域食品安全,也是整个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升级的缩影。在食品安全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链条中,各方都切实担负起自身责任,解决谁来负责、负什么责的问题,才能更好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