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一套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这套方案的重点就是要将考试招生权还给高校,并赋予考生选择高校的权利。该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这套方案将作为建议递交给教育部。(6月14日《新京报》)
据称,这个版本的“高考改革方案”经过了与政府官员、企业、大学老师以及中学老师的参与讨论。方案的基本设想是从明年开始,历经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逐步以扩大考生的选择权、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为核心,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轨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录取机会更大了,而学校自主招生权限扩大了,亮点和新奇之处不言而喻。这种以民间形式探索高考改革的精神“值得称道”,但方案包括具体的操作方法,能否改变目前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改革方案是否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仍值得商榷。
其一,此方案提出考试科目“多轨化”,考虑针对文科、理科、工科、体育、艺术等不同科类设计若干套试卷,提供学生可以选择的多种“套餐”。那么,不同学科难易度不公平的问题如何解决?标准不一样,会不出现偏科?这需要有很好的论证和可操作性。
其二,高考“一次变多次”,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在不同季节举行全国统考,社会压力和操作成本都比较大,要充分考虑的这些问题,需建立更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应该组织专家对此进行更细的审读,研究民间高考方案的可行性、适合度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后果,应该全方位地考察并且经过试点后逐步推进。
其三,按照现在的制度,同一批次的不同高校不能同步录取,多数高校根本不考虑第二志愿学生,许多成绩优秀的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当而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机会。此方案有望扭转这一弊端,但高校自己录取会不会降低标准?自主招生能否保证高考的公正性?中间能否出现腐败、出现人情招生?招生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为少数“寻租者”提供了暗箱操作的便利。可见,真正有价值的高考改革意见,是不能忽略上述问题的。需要制度设计具有前瞻性,这样可以避免临时性的改变或者暗箱操作。
回首32年高考改革的风风雨雨不平路。“中国第一考”在社会的呼声中,也主动或被动地做出各样的调整和嬗变,从扩招到自主招生,从新课程到标准分,从大综合到小综合,从蔚为壮观的“高考移民”、“裸考”到取消年龄婚姻限制……高考制度在争议中变迁,在争议中发展,从未停止。
高考作为一条便捷的人才选拔制度,总体上是公平公正的。当然,考试作为一项技术本身也有局限,存在一些偶然因素等。目前高考对于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作用过于显著,造成“应试教育”的现实,违背了考试本身的宗旨,加重了学生负担。因此高考改革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高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决定着千万学子的命运、牵动着无数家庭心思的大事,事关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因此对于相关改革应当慎之又慎。无论改革方案来自于民间还是官方,都应公之于众,接受利益各方的批评、建议以及修正,才能提高改革的成功率。毕竟,失败的改革所付出的成本巨大,而承担主要损失的,到头来仍然是“民间”和广大考生。
毋庸置疑。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水平的国家而言,高考还是一个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短期内很难有更好的办法替代高考。但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给下一步的高考改革带来了希望。
时代在变,高考制度自然不可能一成不变。只有“民间方案”加“教育部充分考虑采纳”,在官方和民间多方参与力量的“合力”作用下,高考才能在同时融合“公平公正”和“科学合理”的道路上形成“1+1”>2的效果。“民间版”高考改革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刘力)
相关评论:话说民间版高考方案
(责编:刘宝琴)
- 相关新闻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