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前沿资讯 > 正文

金融资本的矛盾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

www.jjjtsb.com?2012-05-03 15:04? ?来源: 我来说两句

三、危机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新自由主义政策与金融化、全球化和美元霸权促进了金融资本的发展和相对独立膨胀,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在金融资本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激化,最终导致了当前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资本主义大危机。这场危机事实上宣告了80年代以后形成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体制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增长模式的衰落,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重大的转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存在霸权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几种可能。

(一)霸权主义

冷战时期,美国以“苏联威胁论”为由动用大笔财政支出用于装备军事力量;冷战结束后,对于美国而言,过去的敌对国或敌对集团已经不能对其构成军事威胁。但美国仍热衷于增加军费支出,装备军事力量。在全球各地建立军事基地。“9.11”事件后,美国推行先发制人战略,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还频频打着“人权”等幌子武装干涉他国内政,导致利比亚乱局和所谓“阿拉伯之春”。这表明,美国国内的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抬头,这不仅与美国企图在全球加强和巩固其军事霸权地位有关,也是其国内军工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使然;尤其是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受到挑战,新兴经济体却表现优秀,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动,因此美国企图诉诸武力强行维持自己的经济霸权地位。可以说,美国已走上了“军事凯恩斯主义”之路。

“军事凯恩斯主义”一词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米哈尔·卡莱茨基于1943年提出,用于解释纳粹德国在“大萧条”时期所取得的经济成果。在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中,扩大政府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政府干预措施被称为“凯恩斯主义”。而“军事凯恩斯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思想:军事费用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比例上升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军费支出越大,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快。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防军费支出占其政府支出的比例持续下降,从1985年的36%下降到2000年的21%,然而从21世纪开始,这一数据逐年攀升,2010年为27%。[12]

为维护其日益衰落的经济霸权地位,美国推行的军事凯恩斯主义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变动,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和负面影响,同时在其国内也造成政府债务负担。

首先,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模式导致目前相对稳定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军事上,美国热衷于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在国外保持着400多个军事基地,扼守全球海域的16个咽喉要道,控制了战略要点,使整个地球表面都置于美国五角大楼的网状控制之下。[13]外交上,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甚至推行以战争为手段的外交政策,这一点在伊拉克战争中暴露无遗。美国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国际社会虽立即进行劝阻,但都告失败,战争继续按照美国的意愿进行。此后,美国又先后绕开联合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纠集北约国家空袭利比亚等。这说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和国家利益是不会遵守国际准则的,人权和民主、自由等只是美国发动对外战争的幌子。美国在战争中获利的同时,给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如伊拉克战争之后,不仅伊拉克民众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国际油价持续居高不下、旅游业和航空业遭受重创、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也受到影响。

其次,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是美国发动战争的导向,但战争的受益者和成本承担者之间由于利益问题产生矛盾。美国奉行军事凯恩斯主义必然会形成战争冲动。战争对美国经济有刺激增长的作用,战争增加了美国政府的军费开支,扩大了对军工产品的需求,促进军事工业的生产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据美国官方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军费开支对美国实际GDP增长的贡献率远大于20世纪90年代且持续上升,2001年其贡献率为0.14个百分点,2002年为0.28,发动伊拉克战争的2003年剧增至0.36个百分点,2005年和2006年曾一度下跌至0.07,但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这一数据分别为0.36、0.27和0.22。[12]可是,美国发动战争后获利最大的是军工利益集团和垄断石油巨头,承担战争的沉重成本的却另有其人。美国以国家名义对外发动战争,动用纳税人的钱向军火商购买武器,战争结束后,石油巨头等垄断资本集团开采石油资源获得巨额利润,战争的成本则全部由国内普通民众承担。

此外,美国不断挑衅国际社会准则,践踏他国主权,必然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反对和世界人民的强烈抵抗,美国推行的霸权资本主义是无法持续的。

(二)民主社会主义

除了单独发生在货币信用领域的特种货币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广大工人阶级购买力的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危机的结果往往会导致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因此,每次在危机解决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都会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对劳资关系等进行调整,如与工会组织进行劳资谈判、适度提高工人工资、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等等。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实行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私有制加二次分配调整,即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层面仍然坚持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二次分配中政府采取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过高收入,并通过横向上覆盖社会各阶层、纵向上“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缩小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形成表面上看似较为和谐的劳资关系和“两头小、中间大”的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和欧洲等国也曾试图采用改良主义限制高收入、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提高社会消费水平从而摆脱危机。如美国政府在向华尔街提供巨额救市资金的同时,奥巴马公开抨击华尔街金融高管的贪婪和不负责任,并表示要限制华尔街金融高管的年薪;敦促国会通过薪资税及失业救济金延期法案,同时密集推销其医疗保险改革,宣称要提高美国普通民众的福利水平,等等。但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只是资本家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经济稳定即其统治的工具,这些措施掩盖了问题,但基本矛盾仍未得到解决。由于生产资料所有权仍然掌握在资本家手中,一旦危机爆发,资本家阶级必定抛弃这一制度。杰拉德·杜梅尼尔和多米尼克·列维认为,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失败后,资本主义发展有三种可能的方向,但工人运动兴起的“中左”路线和极右的军国主义路线可能性较小,最具可能的是所谓“新管理资本主义”,即美国金融资本家为获得既得利益不采取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改革措施,而是继续维持其利益获得方式和途径,他们称之为“中右”路线。[14]

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政府积极注资救市,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由于经济持续低迷、就业水平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为刺激经济美国实行减税计划,受益最多的则是富人;另一方面,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结果造成主权债务危机,为减少政府赤字、削减政府债务规模,美国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支出,这一措施下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许多人将矛头指向欧洲的福利国家制度,认为过高的福利水平导致欧洲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并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因此不断有削减福利开支的呼声响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一次走上“劫贫济富”的道路,此次危机尚未走出,又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下一次爆发埋下伏笔。可见,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不可行的。

(三)社会主义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尚未结束,美国和欧洲又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危机已逐渐蔓延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演变成为全面的社会危机。就连曾经鼓吹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终结论的弗朗西斯·福山也不得不承认,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对资本主义的基础构成了挑战。[15]与西方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通过经济刺激计划迅速走出危机,更是将国际社会关于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的讨论推上高潮。

胡钧等指出,中国模式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有效利用市场。[16]张宇等认为,中国经济模式涵盖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发展道路、转型方式和全球化等多个方面的丰富内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别是基本经济制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17]目前我国拥有25万亿元左右国有资本,年盈利约2万亿元,加上每年约10万亿元财政收入,政府可直接动用的资源为将近12万亿元的资本量。相比每年发行的1千亿元国债,中国无债务危机之虞。包括经营性国有资本、外汇储备、资源性资产和行政性资产在内的国有资产是中国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强有力工具,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具备的。

从横向比较来看,在解决资本主义几百年发展带来的各种矛盾方面,社会主义已经表现出了并将更进一步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兴盛,当时许多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纷纷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经历了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收入两极分化、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和经济停滞、社会动荡之后,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社会主义倾向的改革,使得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改观;席卷欧美的“占领华尔街”、“占领伦敦”等运动打出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行不通(Capitalism doesn’t work)”、“资本主义正在衰亡,社会主义是替代(Capitalism is failing, Socialism is the alternative)”等口号和标语,更是道出了美国民众的心声;当前危机下,全球范围内中国经济表现可谓“一枝独秀”,国际社会热议“中国模式”,讨论中国经济在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仍平稳较快发展的原因,这实际上就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肯定。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的资本主义,在其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也不断激化,“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1](P874)马克思指出,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存在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客观规律。正如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后,奴隶社会必将被封建社会所取代、封建社会必将为资本主义社会所取代一样,当资本主义制度所能容纳的所有生产力全部释放出来之后,资本主义制度就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己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8](P43)

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绝不会自动灭亡。资本家阶级为了维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和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必定会动用国家暴力工具对工人阶级运动采取无情的打压。因此,这需要劳动人民的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应得到振兴。“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19](p927-928)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为社会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中就包括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工人阶级不能坐等社会主义的实现,而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打破资本主义这种不平等、不合理的制度,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张彤玉:《社会资本论--产业资本社会化发展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3] 王天玺:《美国与金融资本主义》,载《红旗文稿》,2010年第13期。

[4]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139页。

[5] 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6] 张宇:《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及其从经典到现代的发展》,载《政治经济学评论》,总第七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 蔡万焕:《危机后资本主义金融化模式是否结束》,载《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8] 何干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金融理论》,载《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10期。

[9]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载《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97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 张宇,蔡万焕:《金融垄断资本及其在新阶段的特点》,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2]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11

[13] 人民网:《美制定“10- 30- 30”战略模式?准备一年打五仗》,

[14] Gérard Duménil, Dominique Lévy. The Crisis of Neoliberalism.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332-334.

[15] 新华网:《病了的西方:各界名流开始反思资本主义》,

[16] 胡钧、韩东:《“中国模式”的实质、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 年第4 期。

[17] 张宇、张晨、蔡万焕:《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1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来源:《政治经济学评论》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